我想,这才是对历史,对文化,以及对我们自身的,真正的尊重吧?
眼瞅着还有一个月不到,就要高考了。
相信考生们应该各个都在伏案疾书,笔耕不辍吧?
学得很累很累的时候呢,应该都想刷刷剧,看看片,让大脑休息休息不是吗?
可是一旦真去看了,又会遭强烈的罪恶感支配,感觉宝贵的时光被浪费不是吗?
有没有办法既放松心情,又不妨碍吸收知识呢?
有,请去看BBC出的这档“纪录片”——
《扯蛋英国史》
ps.仅对文科生有效
为什么纪录片三个字要打上引号呢?
往后看你就知道了。
如片名所示,这是一部追溯英国历史的科普类影视剧。
一共五集,每集也就二三十分钟,刺溜一下就能看完。
片中,会请来对英国史有研究的各界专家、教授、大佬,给观众答疑解惑,普照学术的光芒:
是不是觉得还蛮正常的呗?
可最大的问(亮)题(点),就出在节目的主持人身上——
是的,就是这位名叫戴安·摩根,一脸“老娘不爽你想咋地”的小姐姐:
整部正片里,她将始终维持这张叼你不爽的形象,去游览博物馆:
去寻访名胜古迹:
去鉴赏文物古画:
去采访专家学者:
还有去电影院看电影(喵???):
一般纪录片会放电影资料,我是知道的。
但你主持人亲自跑去看《勇敢的心》是搞毛啊?
此外,通常正经的纪录片,都喜欢在开头设问,引起观众好奇心,再带着观众探究真相与观点的碰撞,对吧?
这部《扯蛋英国史》也不例外。
只是它设问问题画风,要么是:
Ed Sheeran:
要么是:
好的,小姐姐请随意发挥。
丘吉尔的棺材板我已经钉死了。
讲到这儿,相信一部分人已经开始get到这部“纪录片”的尿性了——
披着“英国史”的壳,干着“扯蛋”的事儿。
西卡——西!!!
你说它歪曲历史吧,似乎也并没有。
专家都是真的专家,说得也都是正儿八经的历史,沿途拍摄的古堡古桥也都真实存在,不是BBC自己搭的。
在严谨认真的学术氛围下,由着制作组和杠精摩根任性放飞自我。
正是这档节目的魅力所在。
一开始,既然咱要讲英国史,那肯定得从起源部分聊起吧?
于是摩根开始阐述起源:
慢着!英国史,需要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吗?!
行吧行吧,讲完大爆炸,总该好好讲英国人的诞生了吧?
她不。
她接着要讲恐龙:
而且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宝贵的,摄制于侏罗纪时代的纪录影片:
emmm……
总感觉吐槽就输了。
还是不深究了吧。
对了,摩根还带我们去见识了,现存于世的最后一只恐龙:
恐龙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。
人类捕猎了它们,却又不善待它们。
除了那只“幸存”的恐龙以外:
不好意思我实在接不下去了……
总之,前面一大堆有的没的,扯了五分多钟,摩根才总算开始介绍人类。
并且一上来,就呈现石器时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——
巨石阵。
伟大之处是——
它可以呈现时间,是唯一能从太空看到的钟表。
但关键在于——
谁特喵明明都上天了, 还需要靠巨石阵计时???
这真是一个盲点……
随后,她又谈起人类的进化。
石器时代结束,人类开始使用金属。
先是青铜,然后是铁器,再然后发展到一定阶段,终于:
这阶段的跨度,好~大~耶~。
直接从科学。
跨到了科幻……
不止是各种无套路的叙述形式。
这片子另外一个看点,是跟着摩根姐姐一起调戏各路专家学者。
比如当她这么问时:
人家历史作家只能这么答咯:
但她却似乎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:
你还知道这是英国史哦?!
又比如,当讲述到罗马人侵略凯尔特人那场战争时,一位考古学家&历史学家提到战场上的一个细节:
凯尔特人全裸上战场,那么罗马人呢?
听完这番回答,摩根痛心疾首,靠脑补吐了个槽:
这可是战争喂!
严肃点好伐!
时间线再往后发展,进入了神秘而黑暗的中世纪。
那时有位伟大光辉的英雄人物,是必须被提及的——
亚瑟王。
针对这位亚瑟王,摩根小姐向牛津大学中世纪文学副教授的发问,不可谓不犀利,简直洞穿人心:
但那位副教授也不是省油的灯,迅速get到对方抛的是什么梗:
Camelot=卡美洛,亚瑟王传说中的王国。
came a lot=〇潮X很多。
吼?
听说你能接我的梗?
那你能跟上我的车速吗?
牛津大学中世纪副教授当时是什么心情,各位请自行感受:
再往后,讲到哈罗德二世加冕时,摩根提到一个非常令人在意的细节:
天空有一颗彗星划过。
要知道,彗星的出现,总是预示着有大事将发生了。
比如最近一次彗星划过地球的年份,是1986年。
那一年,究竟发生了什么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呢?
《癫狂漆画》:???
不仅对历史本身的解读,充满脱线感。
摩根小姐在鉴赏文物的时候,评语同样毫不留情——
面对描绘黑斯廷战役的贝叶挂毯,她说:
在观看《英国土地志》的时候,国家档案馆的主管小姐姐告诉她千万不能拿手去碰哦,碰的话会损坏文物哦:
摩根却对该解释不以为然。
她觉得之所以不能碰……
其实是因为诅咒:
主管告诉她根本喵的没有什么诅咒。
土地志只不过记载英格兰土地和土地主的信息。
告诉读者谁拥有土地,以及土地上有什么而已:
于是摩根的下一个问题来了:
看主管的表情,我猜摄像头一挪开,她就该动手了吧?
总之,这就是《扯蛋英国史》的魅力所在——
时刻保持一种戏谑又胡说八道的态度,却向观众传递一段真正的英国历史:
不管你是否了解欧洲,了解历史,都会情不自禁爱上这档节目,一秒都不想快进。
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,历史与文化一样,是需要去“尊重”和“敬畏”的。
可他们所谓的尊重,却不是去走近和挖掘,而是远远供奉在朝堂之上,作为一尊熠熠生辉的权威像。
不诋毁,却也丝毫不感兴趣。
相较之下,《扯蛋英国史》虽然全程都在扯蛋,全程黑皇室、黑遗迹、黑历史英雄……
但看过的人都知道,自黑只是一种形式。
随着摩根在节目中,用各种极其刁钻的角度提问:
听着她三五不时的吐槽和疯狂飙车后:
不知不觉地,观众会被节目那种轻松愉悦的情绪所带动。
反而开始对原本枯燥冗长的不列颠正史,产生浓厚的兴趣。
不让历史死在书里。
去唤醒民众对那片土地,对曾经所发生事物的好奇。
使“故事”得以传承,铭记于心。
比如院长,从此就再忘不了“卡美洛”这个神奇的国名了……
——【爱诺影视】
纪录片拍这么「骚」,BBC简直有病!:等您坐沙发呢!